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5月20日,在“全球汽车产业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公开表示,今后自主品牌建设工作中包括鼓励合资汽车公司开发自主品牌。汽车行业合资自主得到官方认可。根据目前的形势,合资自主俨然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车市走到今天,已经不再是或自主、或合资的两大阵营。以理念为标志的“合资自主”,以及奔腾、传祺、荣威等引进技术铸造新生代的“自主品牌”,还有依然挂外资品牌LOGO,如上海大众朗逸等自主设计车型等,正在成为车市新的潮流亮点,也引发业界深刻的思考。
根据车企发布的种种消息显示,在未来几年内,合资自主品牌车型将集中爆发。那么,消费者会买单吗,合资自主的优势和局限性在哪?上周二,本报《众合资车企纷推自主品牌》的报道受到了车友和业界的关注,这期我们将继续讨论合资自主品牌的这个热点话题。
国内现有的三种合资自主模式
所谓合资自主,是指由合资企业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或产品的一种方式。合资自主还是个很新的概念,目前在国内有三种合资自主模式。
第一种是合资公司通过购买、引进外方产品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开发出知识产权归属于合资公司的品牌、车型。业内较为成功的例子是广汽本田的理念、东风日产的启辰以及上海通用五菱的宝骏,这种方式可以说是最为彻底实现自主的模式。
第二种是合资公司不直接出面,而是由合资公司中的外方向中方母公司提供技术平台,依托这一技术平台,中方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比如说一汽轿车“奔腾”、东风汽车“神龙”以及广汽集团的“传祺”。
第三种模式是凭借合资公司自有的技术研发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挂外资品牌LOGO的车型,比如一汽-大众新宝来、上海大众朗逸、上海通用新赛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