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儿童节刚刚过去,儿童乘车安全的话题引人关注。有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万多儿童死于车祸,占我国每年车祸死亡人数的30%左右。该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儿童乘车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安全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今年的儿童节,您关注儿童乘车安全了吗?
误区一:小孩绑成人安全带?
一般来说,汽车坐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坐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最好配备儿童安全坐椅,这是儿童乘车安全的第一步。汽车儿童坐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
误区二:让孩子坐副驾驶?
小孩天生好动,汽车中控台、排挡杆、手刹都有可能是小孩摆弄的对象,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系数。同时对于成人来说是安全保障的安全气囊,此时也会对儿童构成危险。因为儿童的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气囊张开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肋骨骨折等险情的发生。
误区三:抱着孩子乘车最安全?
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臂膀保护下才是最安全的,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误区四:让孩子在后排玩耍?
儿童独自坐后排的危险性不亚于坐在前排的危险性,好动的小孩有可能打开门窗发生意外,在汽车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照顾好自己,因此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开车带着小孩乘车。
误区五: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在行驶过程中让孩子探出天窗,若车辆紧急刹车则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脖子和肋骨;此外,现在很多车辆在引擎熄火后有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功能,万一小孩未来得及将头收回,天窗关闭时可能夹到他们的头部。
误区六:驾车途中逗小孩玩?
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不过,这样开车可是暗藏风险的。视线离开前方路面,转向后排小孩的刹那,最有可能就是追上别人车尾的时刻。
误区七:让孩子自己上下车?
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误区八: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
有时父母下车办事,却发现孩子已经在安全坐椅上呼呼大睡了,于是决定锁好车门、车窗,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这种做法其实很危险,孩子长时间处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空间,加上车内的空气质量比较差,很容易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独自在车里淘气地乱碰车中的按钮,也会对其本身和车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