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7 月以来,坊间开始流传"限韩令"的消息,而且呈周期性发作。不过,随着一些平台韩剧、韩综的正常播放,以及韩星参演电影顺利上线、韩星参演网络综艺顺利播出,让所谓口头通知的"限韩令"的说法似乎不攻自破。
不过近日微博上流传着一张疑似北京卫视不得播出有韩国明星代言的任何广告片的内部通知截图,以及某韩星确定下车某网络综艺节目的消息,让沉默许久的"限韩令"再一次甚嚣尘上。
"限韩令"果然正式生效了。这意味着,除了内地的演出、综艺和影视作品中不准出现韩国艺人外,在广告代言上,广电总局也将进行严格把关,对于韩国艺人来说,这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对于品牌商而言则可能意味着不得不另寻代言人,以此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而就车界而言,"韩流"变"寒流",也会让"韩系车"打喷嚏、流鼻涕,甚至重感冒了。几乎可以预见的,你们的欧巴老公们就要和你们说白白了。而一向在无论是广告还是各大车展上都依靠韩星刷存在感的韩系车这下可要咋办了呢?
没了欧巴刷存在感 韩系车凭什么吸引眼球?
聘请当红韩星成为形象代言人,从而吸引眼球提高销量是韩系车企惯用的手法。北京现代曾聘请小鲜肉"都教授"金秀贤、权志龙等明星为其产品代言,东风悦达起亚也曾聘请李敏镐作为其东风悦达 K35 的形象代言,在当时都是吸睛之选。但限韩令的推出无疑给了已经玩惯了"花板子"的韩系车企们当头一棒,而那些曾靠着欧巴们走红的车型的前景想必也不是很乐观了。
限韩令正式生效韩系车销量受重击
一直以来,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处境就相当尴尬,论品牌,不如德系美系;论价格,不及自主品牌;论品牌力,不及日系。而近两年,在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时,韩系品牌明显有些跟不上节奏,在车型更迭与核心竞争力 PK 中,一直没有太大的优势,甚至对于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也束手无策,这些或许就是韩系车的症结所在。
纵观各韩系车品牌的销量情况。首先从今年北京现代的销量趋势图中可以看到,除了二月份春节淡季销量有一次较大幅度的下降外,3 月份以后便迅速攀升,并且销量稳定在 10 万辆左右。而东风悦达起亚则像个老油条,一直稳定在 5 万辆左右的水平,不过六月份的销量下跌比较严重。
总的来说韩系车的销量跟往年同期对比还是持续上升的。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韩系车价格的下降,韩国车企为了把车尽快买出去,不惜大幅降价,薄利多销量。
以北京现代朗动为例,2016 款 1.6L 手动尊贵型厂商指导价为 11.58 万,而 4S 店给出的最低价为 6.95 万,降幅接近四成,而整个朗动车型销量增加了 31.7%。东风悦达起亚更夸张,虽然价格有接近四成的下降,但销量却增加了 155.4%,卖出了 13281 台。反观定位相同的 1.5L 的昂克赛拉,不仅比 1.6L 的 K3 少了 11 匹马力,而且市场售价都在 10 万以上。
网降的措施可以解决一时之急,能使得短时间内销量猛增。但有句话说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没有什么政策是天衣无缝的,如果长久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过度的价格干预只能是适得其反,而且还会有损品牌形象。事实上在国内,韩系车已经不仅仅受到来自合资品牌的打压,同时也受到来自国产自主品牌崛起的压力,在自主车型越来越细化的市场中,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韩系车的蛋糕快被自主品牌吃掉了
国人的选车意愿不断更新,对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限韩令的颁布对于国产车来说,是一大好消息。近年来,各大自主汽车企业加大自主品牌的研发,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我们可以看到吉利花了几年时间,将沃尔沃的技术融入到它们的基因;长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许多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支持;比亚迪凭借自家的电池技术研发的电动车驰名海外。不仅如此,在内饰和科技配置方面,自主品牌也表现得相当有诚意。因此可以诞生出像吉利帝豪、哈弗 H6 等性价比较高的车型。
相信用不了几年,国产车企一定能实现质的飞跃,真正赶超合资车。对比国产车企而言,韩系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这块蛋糕分外诱人,相信接下来的争夺战也会让韩系车前狼后虎,分外难过。
民族情绪是否会成为一记重拳
2010-2012 年国内爆发了钓鱼岛事件,给中日两国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正是因为钓鱼岛事件,使日系车销量出现惊人的下降。从 2012 年日系车的销量百分比可以看出,同比 11 年下降了 41.1 个百分点,份额同比下降了 41.3 个百分点,以东风日产和一汽丰田为主的汽车销量直线下滑,此外,四个季度销量同比下滑 36 个百分点,以此看出钓鱼岛事件对日系车的沉重打击,也可谓是遇到了滑铁卢式下滑,让人对日系所有的产品都抱有抵触心理,认为购买日货就是"不爱国"。相同地,在"限韩令"事件中,爱国情绪爆发导致的对韩系车有抵触情绪是否会再次重演呢?我们不得而知。
"限韩令"的出现,不仅仅对韩国娱乐界是一个打击,对于韩系车的影响,其实才刚刚发酵。限韩令不仅让宋仲基欧巴们少了上亿元的广告收入,韩系车可能也会因此遭遇更多的销量和品牌危机。但是,自主品牌们趁势崛起的机会到了,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