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汽车 > 资讯 > 经销商资讯 > 正文

汽车三包将出 经销商面临“内忧外患”

  汽车“三包”在经过“7年之痒”后终于呼之欲出了,近日由质检总局召开的立法听证会在相对和谐的气氛下顺利结束。这一场表面上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结局还未揭晓,但在场外已引起了业内的轩然大波。近日笔者为此走访了沪上数家知名汽车经销商,得到了多位高层领导一致的反映:“压力很大!”

  在立法听证会上,经销商与厂商代表并没有与消费者代表产生激烈的辩论,相反经销商代表普遍言论谨慎、发言不多;而汽车制造商方面,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在会上表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对家用汽车“三包”表示赞成和支持。在政府、消费者以及汽车制造商看来,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对于经销商来说,在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汽车行业尚未成熟、国民诚信度不足等情况下,“三包”政策将直接损害经销商的利益。

  事实上,现在汽车经销商还只能做到一包:“包修”,但不同品牌在整车、零部件保修期的长短上也有很大差异,从整车“2年6万公里”到“6年15万公里”,统一标准可见难度较大。

  对于“包退包换”,经销商更是苦不堪言。在如今国内巨大的汽车销量下,“某品牌经销商遭车主砸车泄愤维权”之类的报道屡见不鲜,汽车投诉维权的剧增加快了“三包”出台的步伐。新车在出厂时或运送途中难免发生轻微碰撞,事后都会被修理并做下记录,消费者如果发现新车被修过了就会投诉维权,要求退换。某经销商销售经理说:“如果车子一旦被卖出,就会带来牌照、保险、购置税等各项问题,如果按照规定随意退换,那这车子就成了二手车,该如何处理?我们经营压力会变得非常大,所以希望能明确汽车制造商以及公安、交管等部门的相关职责,不然谁还会去投资开4S店,车主又怎么能得到好的服务。”

  其次,“如何鉴定”、“包退换的时间限制”也是经销商所担忧的地方。当前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和性能故障作出科学、准确、公正的鉴定。对于“30天内退货”的时间限制,某进口品牌经销商表示“时间太短,操作性不强。首先,30天让普通消费者全面测试汽车是远远不够的;其次,进口车从海关运到店里再销售,需要1个月的时间,很多合资车也是供不应求,加价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才有现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执行‘包退’?”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