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买汽车(中国汽车报网)
负面清单、非禁即入、制度创新,自贸区挂牌一周年之际,一系列新的改革用语让很多人开始了解,下面我们再从各种数据,来看一看上海自贸区挂牌后,包括盐业、高铁、注册资本、海关、负面清单和金融业方面的种种变化,梳理一下上海自贸区一周年成绩单。
【盐业】上海自贸区对外资准入的门槛继续放宽,包括允许外商独资从事国际海运,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务及盐批发等。其中对盐业管理条例中盐的批发业务放开,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盐的批发,服务范围限于试验区内。原来盐业一直是国家专卖,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高铁】今天国务院允许自贸区放开的还包括,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投资于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配套的乘客服务设施和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这一次的调整,涉及海运,外商投资民用航空等,汽车产业发展等等多个行业,共计27项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一年来,上海自贸区已取得三大成效】一是2014版负面清单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190条减少到139条。二是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已有283个项目落地。三是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投资热情极大迸发,进一步提高了开放度和透明度,进一步衔接了国际通行规则。
【全面取消注册资本要求】除了注册周期大大缩短,上海自贸区还大幅降低了开设企业的资金门槛,过去,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是10万元、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则需要500万元,而现在,除了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行业,自贸区全面取消了这些注册资本的要求。
上海市工商局[微博]外资处傅澄宇:这样的话减少了企业准入成本。可以不用资金实际到位。然后在约定的时期内把资金缴纳,这是最大的一个优惠。
在对企业实行“宽进”的同时,自贸区加紧了事后监管,为此工商部门专门推出了一项名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公示”的制度,规定区内企业如果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是企业公示信息存在弄虚作假的,都将进入该名录并向社会公示,而企业一旦进入“黑名单”将会在政府采购、土地出让、银行信贷、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处处受限。据统计,过去一年来,共有1467家自贸区内企业“首登”经营异常名录,约占应报送年报企业总数的12%,对规范企业经营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自贸区内企业已由设区前的8000多家猛增到现在的两万多家;其中新设外资企业1615家,同比增长了10倍,而且90%以上都是备案设立。外资准入管理也从原有的一千多项审批减少到了139项。伴随着自贸区的成长,负面清单管理等新型管理措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商务部部长助理 王受文:负面清单应该说意义非常重大的,首先它是代表着一个新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创新,这一块就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在准入领域里面他们有更大的空间,市场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