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汽车 > 资讯 > 正文

“锦湖轮胎门”会影响您的购车倾向吗?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锦湖轮胎为降低成本,不依照比例掺胶,大量使用返炼胶,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由于锦湖轮胎在全国乘用车方面的市场份额超过20%,至少有30余款车型配备了锦湖轮胎,消息刚一传出,即在业界引发巨震。

先是各大车企纷纷发布公告,与问题轮胎划清界限。随后,锦湖轮胎(中国)董事长李汉燮在央视正式道歉,并申请召回所有问题轮胎,其3C认证也被吊销。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相继表示,对轮胎质量及召回事件的关注。

在这一个星期,轮胎的安全隐患被空前关注,成为汽车业界最热的话题。

每5辆车中就有一辆使用锦湖轮胎

锦湖轮胎在国内共有南京、天津、长春三处生产基地,具备了年产量3000万条轮胎的能力。目前,锦湖轮胎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0%,换句话说,在街上跑的车,每五辆中,就有一辆是使用锦湖轮胎。据锦湖轮胎的官方网站介绍,在2014年,锦湖轮胎计划乘用车轮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28%。

如此大的市场份额,使得问题轮胎事件被曝光后,多家主流汽车生产企业受到牵连。据统计,使用锦湖轮胎作为“原配”的车型不下三十款,其中不乏月销售量过万的热门产品,这些车型主要集中在经济型车和中级车领域。此次事件中,韩系车型受影响最大,自主品牌和欧美系车型也受波及。而日系车大多使用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品牌轮胎而未有影响。

此外,由于锦湖轮胎的价格具有竞争优势,不少车主选择换胎时,常会选择该品牌轮胎作为替代品。据了解,在轿车替换胎市场,锦湖轮胎保持着每年20%的销售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原厂搭配或替换使用锦湖轮胎的车辆超过千万辆。

相关车企积极应对轮胎召回

央视曝光的问题轮胎,出自锦湖轮胎的天津工厂。锦湖轮胎(中国)董事长李汉燮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向没有尽到管理监督责任的锦湖轮胎(天津)有限公司管理负责人员下达了免职令。而他们也将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锦湖轮胎(天津)有限公司没有按照公司内部标准生产的产品范围后申请召回,并对于锦湖轮胎所有质量问题进行快速处理。但截止记者发稿时,锦湖轮胎并未对此次轮胎召回的数量、批次等具体情况对外发布。

相关车企,在问题轮胎被曝光后,积极应对此次事件。北京现代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现代的产品使用了众多的轮胎品牌,包括锦湖、米其林、正新等4-5家供应商。在得知3.15报道内容后,北京现代在第一时间停止了对天津锦湖轮胎厂产品的采购。此外,北京现代在全国的经销商都开通了由专人负责的800咨询热线,在第一时间回答消费者关于轮胎的问题。

上海通用表示,他们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主管权威部门对此事件的调查及认定。奇瑞汽车称,目前旗下几款车型使用锦湖轮胎南京工厂生产的产品,配套量在10%左右,现已采取相应措施并正在和锦湖公司进行交涉。而东风标致、一汽大众、长城等汽车厂家表示,自己所使用的轮胎,并非来自锦湖轮胎天津工厂,没有质量问题。

就此,记者走访了多家销售配备锦湖轮胎车型的经销商,他们均表示,近日,已经接到部分车主的询问电话,他们将按照厂家要求,积极应对此次事件,做好对消费者的服务工作。

此外,记者从多家轮胎经销店了解到,自央视曝光锦湖轮胎之后,该品牌的销量直线下降,少人问津。据了解,消费者可直接在锦湖轮胎的侧壁上看到轮胎的生产方:"CO"字样就代表产自天津,"4T"、"FE"字样则分别代表来自南京和长春。

国内首例轮胎召回催使相关立法加速

相对于屡见报端的汽车召回,轮胎召回在国内尚属首次。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针对轮胎的“三包”规定,轮胎的质保也是和整车分开的,而且没有具体实施细则。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表示,通过锦湖轮胎事件,使我国建立完善的轮胎召回制度更加迫切。去年工信部颁布的《轮胎产业政策》中已明确提出要建立轮胎(包括翻新轮胎)的召回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公开征集意见的新版《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将于年内出台实施。这是自此前“汽车召回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以来,质检总局官方首次确认相关政策的落地时间。

有分析认为,涉及汽车及重要零部件的召回规定,一旦从部门规章升级为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管理条例,意味着汽车召回管理的监管范围、监管力度、威慑力、罚则上限等将全面升级。例如征求意见稿中,不仅首次将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范围将由车辆延伸至包括轮胎在内的重要零部件,而且对于违反召回规定的企业处罚力度明显加大,即“隐瞒缺陷责任可能会被处以违法生产、销售、进口产品货值金额2%以上百分之50%以下的罚款;生产者不配合缺陷调查的,有可能被处以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等”。这比过去罚款上限威慑力增强了许多。

锦湖轮胎事件,或将促使汽车及其重要零部件的召回制度相关立法工作提速。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