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商是笔者特别关心的行业话题,我曾在《汽车电商革不了传统经销商的命》一文中指出,由于汽车本身的特性,汽车电商的形态也必然会区别于传统的电商。传统电商由于产品标准化,价格相对较低,不涉及线下体验,所以在线上就可以完成闭环。而汽车行业,产业链非常复杂,所销售的是产品+体验+服务,其特殊性亦决定了目前无法“鼠标轻轻点,汽车送到家”,所以这也注定汽车电商之路会与传统电商有区别。
目前来说,汽车电商的几种玩法皆有缺陷,这一年的发展也越来越让人费解,互联网原本讲“去中间化”,但现在多数汽车电商公司的做法是加强中间化。
如果你要在网上买车流程如下:
消费者在网上了解产品信息→网上支付几百元的诚意保证金→到当地经销商处亲自体验试驾→对车不满意保证金24小时内退还→满意则在经销商处付清尾款,享受经销商店提供的上牌、保险、售后保养等,售后服务与实体店购车等同。当然,买家也可在线支付全款或申请分期付款,然后到店提车。无论哪种方式,看车,试驾、提车和售后服务只能在实体店完成。
这种购车模式有两大缺陷,一是难以得到4S店的配合。当用户在网上下订单准备买车,到4S店做交付时,4S店直接告诉用户在店里买有更便宜的价格,用户马上掉头退掉网上订单,转在4S店成交,这种“飞单”屡见不鲜。二是,大多数4S店在市郊离市区偏远,你去一趟4S店十分不便利,即便你去到4S店,试驾路线往往也只是在店门口的马路旁转了一圈,很难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出现上述繁琐的购车模式,归更到底还是因为汽车品牌过多、类型复杂、单价高昂、物流不便、需要大型仓储,主机厂不愿意放弃经销商渠道等因素,这注定汽车电商谈颠覆已没有任何意义,只能与经销商合作。
那汽车电商能做到什么呢?笔者认为是用户截留和线索控制。
过去,汽车销售过程中最重要的汽车试驾体验是电商无法避免的痛。不过在近日,这种现象自滴滴开通滴滴试驾的业务后,已被解决。
滴滴试驾,跟滴滴快车的功能差不多,是动用了社会车辆资源充当试驾车,你下单后,车辆就会开到你指定的地点。上车前,车主会查阅你的驾驶证,若无异议你就会作为试驾者坐进驾驶位置,车主则会坐到副驾驶的位置。试驾结束后,系统会让你对试驾的车型进行评价,于此同时,也会将你的个人信息记录下来,再作为线索推荐给有合作的经销商。
有时候滴滴还会与厂家一起做促销活动,1元试驾,享受超高的现金优惠。
这种方式才是互联网理想中的“去中间化”,不仅仅解决了消费者试车难的问题,在与车主交流的同时也能得到你想要的信息。此外,这样的试驾还拥有较高的自由度,不必遵循经销商固定的试驾路线,当然也就不用看销售们的嘴脸,听黄婆卖瓜的言论。
但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该模式还是由几个问题需解决。
问题一:试驾者在驾驶过程中出现交通罚款,车主该如何解决?我曾为此咨询过滴滴的客服,答复是,先让车主联系试驾者,若试驾者不愿意赔付,滴滴会有相关的处理方式。但相关的处理方式是什么,滴滴方面没有做出具体的答复。
问题二:参与试驾的客人不乏刚领取驾照不久,驾驶技术比较差。作为车主,拿什么来保证驾驶者驾驶技术过关以及自己车辆的安全?驾驶过程中,车辆因驾驶者操作不当, 导致车辆受损能否获得赔偿?比方说,多次打火启动车辆,挂错档位,没拉手刹强行踩油门前进等错误驾驶方式。
我采访过多位参与滴滴试驾业务的车主,他们也坦言:滴滴试驾的补贴比较小,承受的风险太大,不会长期尝试。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笔者认为,滴滴能摆脱经销商,动用社会资源解决试驾的难题,好比抓住了汽车电商发展的主要矛盾,不仅击中用户的痛点,同时也有效的抓住潜在购车用户的信息,是目前汽车电商模式中最值得借鉴的。
虽然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不过依旧需要重视,若滴滴能解决笔者上述的问题,相信滴滴试驾这个业务的推广可以实现。